有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除了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水电站,我国还计划修建墨脱机场。这一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变墨脱“高原孤岛”的隔绝状态,既能为水电站工程运输、旅游客流提供服务,又能满足边境战略保障需求。
要清楚的是,墨脱的战略价值举足轻重。它地处西藏东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大峡谷的核心区域,是守卫西藏东南门户的前沿阵地。其平均海拔超千米的居高临下地形,可俯瞰印度阿萨姆平原,地缘战略优势十分突出。同时,作为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即布拉马普特拉河)前的关键流域,它对印度的水资源有着重要影响。
墨脱是我国最后通公路的地区,而这条公路的修建难度在国内也属罕见。例如,开凿嘎隆拉雪山隧道,便是修建墨脱公路的核心挑战。海拔4700多米的嘎隆拉雪山处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气候变幻莫测,地质构造复杂,雪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进出墨脱必须经过嘎隆拉雪山,因此修建墨脱公路就必须打通这座雪山隧道,这是整条公路修建中最艰难的环节。
在这儿开凿隧道,要攻克三项世界之最: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地下水最为丰富、坡度最大。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就一直致力于打通这条天路,直到2013年墨脱公路才正式通车。这项工程难度极大、耗时极久,创下了世界公路修建史上的新纪录。墨脱公路专家王玉曾说,墨脱公路对西藏的意义不亚于青藏铁路,它是中国交通人心中的天路,几代交通人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乃至生命。
同样,在墨脱修建机场,也将创造世界奇迹,其难度甚至超过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以攀枝花机场为例,攀枝花是典型的山城,市区周边几十公里内几乎没有平地,所以最终只能选择削平山头来建造机场。
据统计,攀枝花机场的最大回填深度达123米,削平了两座山头,土石方挖填量达5800万方,其中石方4000万方,陡坡填筑长度超过3600米,最大回填深度在中国机场中位居第一。
而在墨脱修建机场的难度,远在攀枝花之上。墨脱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海拔落差超过7500米,全县几乎没有天然平地可用,需要大规模削山填谷来建造跑道。且峡谷狭窄,导致飞机起降航道风险极高,历史上类似空域曾多次发生事故。气候方面,作为印度洋水汽通道,这里年降水量最高能超过5000毫米,暴雨、浓雾和强湍流频繁出现,全年可飞行的时间窗口极短。地质上,墨脱地处板块碰撞带,年均地震达400多次,滑坡、泥石流和雪崩等灾害频发。
此外,若要修建机场,由于没有公路可供大型设备通行,建筑材料只能依靠直升机吊运。但一旦我国建成墨脱机场,其价值将难以估量。
凭借出色的制空能力和打击半径,墨脱机场可快速覆盖印度北部边境乃至纵深地区,形成强大的空中威慑。更具战略意义的是,空警-500预警机进驻后,其先进的雷达系统探测范围能轻松延伸至印度新德里及周边广阔区域。这意味着印度军队在北部的任何军事调动、部署调整,甚至战机起降、导弹发射等行动,都将被我方实时掌握,彻底瓦解印度此前在该区域的信息优势。
这种全方位的监控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不仅能有效保障我国边境安全,更会重塑南亚地区的安全格局。印度长期以来在北部边境凭借地理优势构建的军事部署,将因墨脱机场的存在而失去隐蔽性,其所谓的“战略纵深”被大幅压缩。
总的来说,墨脱机场的建设在经济层面,为当地开辟了便捷的空中通道,将有力推动经济开发,吸引更多资金投入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产业。随着交通条件改善,旅游资源能得到更好开发,预计游客数量会大幅增加,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口流入。而人口的流入,将彻底粉碎印度妄图蚕食我国领土的企图。
得益于在墨脱机场构建的强大战略支点,我国具备了“亚东扼喉、错那斩腰、墨脱主攻”的全线联动能力。印度的战略纵深被分段压缩,我国在藏南地区可以像在南海一样,通过切香肠战术,不断压缩印度的活动空间和反应空间。墨脱机场的存在,将直接限制印军可能的机动和反应选择。印方任何升级行动都将面临巨大代价与不确定性,其战略回旋余地被实质性缩小。
可以说,墨脱机场的建设,是我国配合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下的一步重要大棋。
富途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