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三千里,文脉承古今。一条大运河,串联起南北山河,见证着千年文明的奔腾流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坐标中最响亮的遗产之一,大运河不仅是一条秀美风景带,更是一条璀璨文化带。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
近日,中国民俗风情画家吴理人历时多年潜心创作的全新力作——《地图上的地理故事·大运河》正式出版上市。这是一套专为青少年打造的地理人文科普绘本,以独特的“地图+图画+故事”形式,全面梳理大运河从3000年前的雏形到当代治理与申遗的恢宏历程。
三千年运河史,一本书讲清楚
全书以地理与历史双重视角为主线,通过原创手绘地图、沉浸式大场景绘制,生动再现了隋唐联通含嘉仓的运粮水道、宋代的南北命脉、元代郭守敬修通惠河等历史节点,串联起沿岸城市的兴衰变迁与民生百态。读者仿佛置身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在河道变迁、城镇兴起、生活演变中,领略传统文化与自然地理交织出的瑰丽画卷。
展开剩余68%“老码头、老腔调”,运河人文跃然纸上
作为国内知名民俗风情画家,吴理人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将运河两岸的烟火人间娓娓道来。他曾创作《运河南端市井荟》,以“老码头、老腔调、老民谣、老习俗、老风情、老味道、老手艺、老行当”八大门类勾勒运河人文百态。本次在《地图上的地理故事·大运河》中,他将这种“人文温度”融入宏大叙事,在运河沿线走了一遍,并一一记录下运河沿岸遗产,这种实地考察的记录,使孩子在阅读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运河文化的脉动与生命力。
用地图讲故事,用画笔复原文明
这不仅是一套图文并茂的知识读物,更是一部凝聚地理、人文、历史、民俗于一体的文化盛宴,帮助青少年构建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化图景,也让广大读者从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根脉力量。与传统历史读物不同,本书从地理与历史两个维度切入,立足运河本身,系统呈现这条“流动的文化长河”3000年的演变轨迹,让孩子在地图与故事之间自由穿梭,清晰理解运河对古代政治、经济、交通、城市格局乃至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书中精心绘制了全景式运河地图,细致标注沿线城市、地形地貌与重要节点,图解呈现各历史时期运河河道的变化及战略意义。同时,还特别设计了一幅长达1.4米的巨幅手绘拉页,将运河沿岸的地理风貌、非遗文化、历史遗迹与市井百态浓缩为一幅壮丽长卷。孩子们在翻动书页的同时,仿佛乘上一叶小舟,沿着大运河缓缓行进,亲历两岸城市的兴衰变迁。
这条贯穿中国大地的文化动脉,在图画与地图交织的书页上重新焕发光彩,成为一条可以触摸、可以聆听、可以感受的大运河。
《地图上的地理故事·大运河》现已正式上市,一场关于中华文明的“纸上远航”,等你与孩子一起启程。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董明
三审 晖军
发布于:江苏省富途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