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五百二十元人民币的赔偿,能买到什么?在今年7月的韩国,它买到了一张针对前总统尹锡悦的“精神损害账单”。一百零四位普通市民,凭借这看似微不足道的金额,让前国家元首在法庭上败诉。
这并非寻常的民事纠纷。当小额赔偿与前总统的命运纠缠在一起时,这笔钱的真正价值,可能远远超出了它的面值。它像一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波纹正预示着一场政治风暴的到来。
回溯到2024年12月3日,时任韩国总统尹锡悦的决定震惊了全国。他以“维护国家秩序”为名,突然宣布全国进入紧急戒严状态。
然而,这份戒严令绕过了国会审议,被普遍认定为程序违法,缺乏宪法依据。国家权力机构因此陷入停摆,民众的恐慌、不安与愤怒情绪迅速蔓延。
也正是在那时,一百零四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韩国市民,决定不再忍受。他们联名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尹锡悦赔偿因滥权行为给他们带来的精神损害。
总统的司法“滑铁卢”
今年7月25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民事审判庭做出了一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全部诉求。法官李成福明确指出,尹锡悦发布的戒严令“违反宪法与法律”。
法院认定,该戒严令严重侵害了国民权利,尹锡悦作为总统,未尽到维护国民生命、自由与尊严的宪法职责。因此,他需向每名原告赔偿十万韩元。
判决还附加了百分之十二的年利息作为逾期罚金,进一步强调了尹锡悦的个人责任。这在韩国司法史上,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
此前,2017年针对前总统朴槿惠的精神损害赔偿案,法院曾以“总统责任有限”为由驳回。那时的普遍观点是,总统行为代表国家意志,个人责任或有豁免。
但对尹锡悦的判决,明确指出其行为构成“故意侵权”,直接击穿了“总统责任有限”的传统壁垒。这是韩国司法首次确认总统个人行为对国民造成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
小钱引发大麻烦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的这份判决,只是个开端。光州地方法院已有二十三位市民提起了类似诉讼,这预示着一场全国性的诉讼潮正在酝酿。
如果数百万民众相继提起索赔,即便每人仅获得十万韩元,累计金额也将变得十分惊人。届时,尹锡悦及其夫人金建希约四千多万元人民币的资产,恐将面临巨大压力。
除了民事索赔的经济重压,这份判决更像是打开了刑事追责的潘多拉魔盒。民事判决中对“违宪违法”的认定,直接为后续的刑事指控提供了关键的司法基础。
尹锡悦目前已被弹劾、逮捕,并面临“内乱罪”等多项严重刑事指控,这些罪名可能导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他的政治生涯已彻底终结,个人自由也岌岌可危。
权力者的“命运嘲弄”
这场由普通市民发起的诉讼,将事件提升至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博弈层面。一百零四位原告,仅仅是平凡的韩国国民,他们要求为那一夜的恐惧与愤怒讨回公道。
他们的行动,是韩国民众通过法律手段追责最高权力者的标志性事件。它体现了成熟的公民意识,以及对法治原则的坚定运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讽刺的是,尹锡悦本人曾以“反腐斗士”的形象崛起,并亲自将前总统送入监狱。如今,他却因滥用职权,被曾经的“小人物”告上法庭,面临同样的命运。
这种“总统下台即坐牢”的魔咒,在韩国政坛并非新鲜事,但这次,是公民直接通过司法系统,对滥权的最高权力者进行反击。
金建希女士也正被韩国独立检察组调查,身负包括操纵股价、非法获利在内的十六项指控。尹氏夫妇的困境,无疑加剧了公众对权力滥用的不满。
在戒严案的审判期间,尹锡悦曾以“身体不适”为由,三次拒绝出庭。检方则质疑他此前的九次庭审均能正常出席,这次的缺席理由站不住脚。
结语:写在判决书上的时代
那十万韩元,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货币符号。它更像是韩国司法对总统权力边界的一次精确划定,是公民权利清单上新增的一条有力条款。
这笔小额赔偿,或许不是压垮尹锡悦的最后一根稻草,却已是那明确无误的第一根。它改变了韩国的权力游戏规则,让所有掌权者都无法再享有绝对的豁免权。
尹锡悦的个人结局,仍有待最终的刑事审判。但由这笔赔偿开启的权力清算,已然成为韩国政治史上一次深刻的警示。
富途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